近日,“湘超”联赛开赛,一群大湾区的湖南足球人坐不住了——“岭南湖南都是故乡策略盈,我们也想参赛!”
于是,一支由在深湖南人自发组建的“湖南人队”正式集结,并向联赛组委会提交参赛申请。
尽管最终能否正式参赛还未确定,但这支民间球队已收获大量支持,许多人都期待能够在“湘超”赛场见到这支队伍。9月17日,南方+记者专访了大湾区湖南人足球联队运营负责人黄澍,了解队伍背后的故事。
故事的起点,是一次偶然——联赛启动前,湖南卫视在一场赛事中采访到了深圳邵阳人足球队的球员刘志强,他向镜头表达了想参赛的想法。“没承想,这个视频引起了湖南省领导的重视,在深湖南人组队踢‘湘超’联赛的事,开始受到重视。”黄澍说。
要正式组队参赛策略盈,就不能只是一时兴起,需要组建球队、确定队伍名单、招募工作人员等等。作为在深多年的湖南足球人,黄澍经多方推举,成为了队伍的运营负责人。为了赶上报名进度,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补上了各种程序和材料,并将队伍名字改为“大湾区湖南人足球联队”。
有了队伍,下一步就要招募符合参赛资格的队员。对此,黄澍表示不成问题,“在深圳的湘籍人员大约有500万,差不多每4个深圳人里,就有一个来自湖南。我们摸过底,在大湾区一直保持踢球习惯、有一定战斗力的湖南籍球员有3000到5000人。”黄澍笑着表示,在挑选队员的时候甚至犯了“选择困难症”。
黄澍透露,目前确定的42名球员里,有27名是22岁以下的大学生,还有6名高中生——刚好满足湘超 “每场至少上3名中学生”的规定。“比赛本身就鼓励青少年参赛,所以我们不能违背初衷,去找一些老头来踢球过瘾,要给年轻人机会。”为了不耽误队员们的学习,队伍将训练时间安排在工作日晚上,大多数热身赛也在周末进行。
“岭南、湖南,都是故乡!”这是大湾区湖南人足球联队的口号。黄澍说。在深圳打拼的湖南人,尽管工作生活都在大湾区,但对于家乡的一切总是魂牵梦萦,“做梦都是家乡的场景,小吃、方言、家乡的一切!现在能够有机会回到家乡父老面前踢球,当然开心!”
黄澍觉得,湖南和广东两地的足球风格有各自特点。“广东一直以来足球基础就非常好,但湖南足球也很坚韧,体现我们湖南人‘吃得苦、耐得烦、霸得蛮’的特质。在这个过程中,两地的足球文化也在不断交融碰撞、互相学习。”
目前,“湘超”第一轮已经开打,在省、市的推动下,球队正积极申请参加第二轮比赛。尽管还未正式确定,但黄澍对于队伍的未来已经有了更多的遐想。“如果能参赛,我希望我们不是去‘打酱油’的,一定要展现大湾区湖南足球人的风采!与此同时,希望能够增强两地体育文化的互动,为两地的合作联动带来一些新的思路。”
采写:南方+记者 许仪
图片:受访者提供策略盈
贵丰配资 - 配资开户|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